在当今日益全球化与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帮助儿童实现全面发展是许多国家的共同教育目标。实现成功人生不仅与智商有关,同时还涉及情绪稳定性、价值观、态度和社交技能等。我们身处于一个充满变数的复杂世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应对多元文化世界的价值观和态度、更高层次的思考技能以及不同领域的基础和高级知识是每个人的关心所在。众多教育者,包括来自以往侧重开发儿童智力的国家的教育者,也转而希望学校能够在发展全童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日本教育长期注重全童发展。官方课程包含了全童教育学时。其中日本式全童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特别活动学时,简称“特活”。特活在日本得到了广泛应用,却鲜少被介绍到日本国外。
本网站将为国际用户提供“特活”等日本式全童教育的信息,以增进跨国信息交流。我们希望,此举能够推动关于教育制度、思想基础以及不同文化语境下全童教育的实践等方面的讨论。
在战后日本学校课程中,全童教育历史悠久。
最新版《学习指导要领》提倡全童平衡发展。
要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茁壮成长,关键是要保证智力-道德-身体的平衡。换句话说,要确保扎实的学术能力、充沛的情感和健康的体魄的协调发展。
(注)译自日本文部科学省主页: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idea/index.htm,2012年6月检索。译文为本研究小组试译,仅用于本网站。新版《学习指导要领》从2011年起在小学适用,2012年在初中适用,2013年在高中数学和科学课适用。
小学
初中
《学习指导要领》(小学)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youryou/eiyaku/1261037.htm (截至2012年12月)
《就学指导手册》、《日本学校入学手续》,日本文部科学省,2005年4月http://www.mext.go.jp/component/english/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3/17/1303764_008.pdf, 截止2011年。
当今日本国家课程标准中全童教育的核心部分之一就是特殊活动,简称“特活”,即将午餐、社团活动以及学生会等非主题活动汇总到一起。“特活”是官方课程的常规组成部分。
“特活”简史
1947“自由研究”立项
1951“自由研究”项目取消,小学设立课外活动,初中设立特别教育活动。
1958 非主题活动领域被分为“道德类”、“特殊教育活动”和“学校活动及其他”。
1968 小学及初中低年级的“特殊教育活动”与“学校活动及其他”合并,重新命名为“特殊活动”。高中对应内容则命名为“各科目以外的教育活动”。
1977 在小学与初中通用“特别活动”。
1989 “特活”没有变化。
1998 设立综合学习学时。
2008 Tokkatsu没有变化
(参考材料)山口满、安井一郎编著的《特别活动与品格培养》和学文社,东京,2001年修订版,1990年初版。